老板, 照顾好你的健康啊!
一个阶层 | 企业家群体的心理暗疾!
近几十年来,以阶层式崛起的企业家群体,因被主流经济文化逐渐认同为“经济脊梁”,使得他们总是被精明、果敢、洒脱等辞藻包围。
他们从无到有的掘金故事和各种各样的商战传奇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光鲜背后的他们真的有如大众所描绘的那样“传奇”吗?
1. “我一直想着,这件事什么时候能有转机?”——成功企业家的心理隐疾
做企业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该诚恳的面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残酷性以及企业家们默默付出的代价。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例:
从各方面来讲,我们简称这案主为“U”。 U 都绝对是一位成功商业人士。他是一家位于亚州的金融服务公司CEO,公司在过去三年里增长了约1400%,但你可能永远都猜不到,就在若干年前,U在财务上濒临破产,精神上濒临崩溃。
过去,U 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为客户们提供服务, 其中包括债务疏导项目,帮助这些因为陷入债务危机而焦虑不安的客户们,但他的平静举止下却掩盖着一个秘密:U跟他们一样恐慌。
他陷入了恶性循环中:开始业务、发生危机、产生债务、清算公司。U 回忆说:“我听到我的客户说他是如何沮丧和疲惫的时候,我脑海里一直有个声音说,我的债务是你的两倍。”
为了维持公司,他从退休储蓄中提取现金,刷爆了6万元的信用卡额度,卖掉了劳力士手表,那是他用第一笔薪水给自己买的。他低声下气地向他的父亲签了一张约定利息为5%的借据、借了1万元。
U努力让他的合伙人和员工们保持乐观,安抚着团队,但是自己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说:“我和我妻子的晚餐只喝得起一瓶廉价的红酒,经常默默地互相看着对方。”然后,当他们知道怀上了第一个孩子时,压力更大了。
“那时候望着天花板,整夜整夜都睡不着。”U回忆说,“早上4点醒来,我的脑子一直在转,想完这个想那个,完全停不下来。我一直想着,这件事什么时候能有转机?”经过8个月的焦虑之后,U的公司终于开始盈利了。
在我们的世界里,成功的创业者成为了英雄。但是很多像U一样的创业家,他们悄悄隐藏起创业中黑暗的一面:在他们成功之前,他们曾经在将近崩溃的焦虑和绝望中挣扎——那时候所有事情看起来都要崩溃。
哪怕到了成功之后,承认这样的心理状态仍然是大忌。成功的企业家们最擅长就是“保持良好的形象”,而不是展现他们的脆弱。甚至他们会认定“经常伪装自己,就可以变成真的”。
2. “成功的路上伤痕累累”
是心理隐疾的源头
对于相当一部分企业家而言,经济生活是创富理想的感召,也是拥挤、匆忙、疏离生活的代表,这样的冲突与矛盾引发了他们自身所潜在的焦虑与困惑。正如一位老板所改编的歌词:
这段自嘲式歌词折射出了多少企业家们危机四伏的身心状态,他们往往需要扮演多重角色、面对无数挫折。
比如:客户流失、与合作伙伴发生纠纷、竞争激烈、员工冲突等等。所以,很多人都会说,经营一个企业,会有很大压力,也会让情绪很不稳定。
而企业家们初期大多不注意身体健康,从而导致心理问题更难以恢复。
3. “那几年的经历所产生的后遗症,就像受伤后留下的疤痕”——心理隐疾的长期影响
成功企业家们都曾经默默地挣扎过,但他们有种感觉,不能谈论这件事,因为这是弱点。受金融危机或生意重创影响的他们,无论后来是否得救或企业做的多么壮大,有时候都会因为某件小事而情绪反应过度。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口比例只有9.5%,而大多数人其实都处于心理健康图谱中间的灰色地带,即亚健康的心理状态。
这里我们采用中国的大数据,从对全国数百位企业家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据中的企业家群体已成为心身疾病多发的高危人群。
除了常见的焦虑抑郁情绪外,一些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的躯体疾病,如慢性胃炎、偏头痛、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神经衰弱等,在企业经营者中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在这份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企业家调查系统所做的《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患有心理疾病的企业家“有时出现”或“经常出现”
“烦躁易怒”症状的占70.5%,
“疲惫不堪”的占62.7%,
“心情沮丧”的占37.6%,
“疑虑重重”的占33.1%,
“挫折感强”的占28.6%,
“悲观失望”的占16.5%。
“企业家之困”不仅仅体现于身体健康失控方面,在工作与家庭及情感等方面,很多企业家并不懂得如何去平衡,他们力不从心,缺少援助。
从社会的层面看,企业家是社会强势阶层的代表。而从心理健康层面看,企业家经常感到孤单、缺少交流理解的对象以及及时的支持和援助(心理的、情感的、认知理解的)。
如果一个企业家没有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又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下属。
因此,面对压力和责任,企业家的心理疏导显得格外重要。
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如何克服心理隐疾
尽管创办或管理公司的过程,都会像在野外驾车一样,总是跌宕起伏。但企业家们也可以做出一些努力,来帮助自己保持对人生的掌控。
最重要的是留出一些时间给你爱的人们,不要让工作挤掉了你与人交流的时间,此外有氧运动、健康饮食和充足睡眠都很有帮助。
控制自己的财务风险也很重要,在讨论对风险的评估时,企业家们通常认为只要这风险勉强还能应付就可以了。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不仅会让你银行账户的资金入不敷出,也会导致你的压力骤增。
培养一个与公司无关的身份也同样有效。应该建立这样的生活理念:自我价值实现和资本增值净值,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生活其他方面也应当成为你的一部分。不管你正在养家糊口、在当地慈善机构担任董事、在后院建造火箭模型或在周末去跳摇摆舞,在工作之外也能获得成就感,对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的。
重新建立起面对失败和亏损的能力,也能够帮助企业的领导者保持心理的健康。不要总是跟自己说“我失败了,我生意失败了,我是失败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生活就是尝试和犯错的过程,不要过分夸大失败经历对自己的影响。
最后,希望你诚实地对待你的感受,不要隐藏自己的心理隐疾,当你愿意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你就能变得更加强大。让自己的内心健康、强大,是实现自我价值以及资本增值最重要的基础。不是每个经历黑暗的人都会成功,但成功的人大多经历过黑暗。
要和我们“聊聊”, 欢迎留言 ⬇️预约 「总裁对话」
本文来源于网络,经由 ALR心学堂 重新编辑整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