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 “总裁对话” ,“减压赋能”......

“总裁对话” 心理咨询,为企业家“减压赋能”......



导读:企业家群体,因被主流经济文化逐渐认同为“经济脊梁”,而使得他们总是被“事业有成”、“人生赢家”等众多美好的词语包围着。而作为拥有金钱、事业、名誉的他们,也被人们认为理所应当地拥有着世间最多的幸福。

 然而,耀眼的光环却遮盖不住深藏其后的焦虑、孤独和苦闷:他们中自杀者有之,逃遁者有之,抑郁者有之,精神失常者有之,英年早逝者有之……浮华的表象背后也隐藏着众多危机。在开展 企业心理咨询、 总裁对话 及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们发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企业家并不在少数。


一、企业家们的强大与脆弱

企业家作为企业管理者,经常面对千头万绪的企业发展问题,大多数都是工作狂,没有睡到自然醒、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工作时间长、作息不规律,即使有病也一再拖。


Image

李开复\王健林\马云\柳传志


李开复患病前,经常和年轻人比赛熬夜,半夜回邮件;网上曾流传过王健林的一天作息表,他早上4点起床,健身45分钟,工作量约是16小时;马云一年飞行了800多个小时,平均每天2小时在飞机上度过,走访了33个国家和地区;柳传志讲到他得病时,往往病好了第二天就又立刻工作,后来变成一个常态,经常地半个月左右就要犯一次;高强度的工作在企业家中并不是少数。  

 企业家背负的精神压力巨大。  


Image

乔布斯\李嘉诚\巴菲特\比尔盖斯


实际上,一旦一个人长期背负的期望、压力过多时,这就很容易导致抑郁症,企业家、一把手群体中并不少见。柳传志在刚开始办企业的时候,多次有过太大的惊吓,他说“差点儿吓出心脏病来”,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自曝患过两次抑郁症,毛大庆在万科转型最艰难时期患上了抑郁症。互联网行业最有名的抑郁症患者张朝阳用“悲催”来形容他内心极度痛苦的那段时光。“我什么都有,但我就是很痛苦!”

法制周报曾提到一份公开资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就已有3000多名企业家因为自己摆脱不了的心理障碍走向了自杀身亡的道路。

在光鲜背后,企业家其实比外界想象的要承受更多,也有脆弱的一面。

Image


二、企业家们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作繁忙,压力山大。

很多企业家都是以事业为重,深感自己对企业的兴衰所肩负的重任,面对各种竞争多变的市场、日益增加的信息、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感到心理压力很大。

2、孤独感加重,朋友减少。

深藏于内心而不便告人的孤独感是很多企业家共有的心理特征。

3、家庭矛盾导致的烦恼。

事业上的成功需要付出很大的自我牺牲,为了事业,他们往往很少顾及家庭、爱人和子女。

4、负面情绪增加。

逐渐变得固执己见,容易冲动,常发脾气,动辄训人;有的表现为好激动,好争执,容易焦躁不安等。很多企业家经常失眠或无法深度睡眠

5、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下降。

激烈的市场竞争,常带给他们一种风云突变,朝不保夕的危机感。面对自己取得的成功,他们变得有点缩手缩脚、优柔寡断。不少企业家承认自己常有不安全感,对自己的重大决策缺乏自信,害怕失败。

6、职业倦怠感增加。

日复一日地重复的工作使他们感到疲惫,对工作产生厌烦感。他们有时懒得做事,不愿听到“工作”二字,这是对工作负担过重的一种反应。

Image

三、企业家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第一,静心明志,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及奋斗的目标。

人在比较艰难的时候很容易颓废沮丧,会忘记自己生命中真正珍贵的部分,但是其实这些珍贵的部分一直都在,并没有因为我们遭遇了眼前的挫折而离开。所以,这个时候不妨问问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我在给企业管理人员做培训,给企业家做咨询的时候,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 后续, 我会和大家分享 给企业经营者的一些建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强调的是要关心他人,但实际上只有首先关爱好自己,才能够更好地去关爱他人。

“顺境中要收心,收心才能关照;逆境中要放心,放心才能超越”。

可以像对待一个朋友一样,试着去理解和照顾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假设有一个朋友遇到了和你现在处境类似的境地,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你会怎么去安慰他,给他一些什么建议?当我们这样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就能对自己更加友善,也能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看到现在对我们真正有意义的是什么。

Image

第二,转换视角,尝试另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

在无法改变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可以多做一些让自己放松,心情更加愉快的事情。不要老是沉浸在焦虑和痛苦之中。例如可以去散步、骑行、听音乐、看电影等,也可以去找朋友交流。只有转换视角,才更容易找到从困境中走出来的方法。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一生开创了两家世界500强的公司。在晚年的时候,他又帮助日本航空公司度过破产倒闭的危机。在他经营公司的时候,也遇到过比较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个时候他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包括业务培训以及 心理培训 。他经常拿竹子打比方。竹子是一节一节生长的,在生长的过程中,它会遇到一个瓶颈,这就是竹节;但当跨越过去之后,会发现这个竹节恰恰是竹子最质密、最稳固、最厚实的那一部分。

遇到危机的时候,实际上也可以让我们去反思、去总结,不断发扬自己的优点,改善缺点,提升自己。在咨询中,我经常会和企业家分享 并带大家去 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我的成长经历和创业经历,特别是人生中如何度过困境的故事。用真实的故事 ,给他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Image


第三、发掘资源,另辟蹊径,化危为机

很多人都经过多次的职业的变更。我自己也是,做过员工,做过企业发展策划师,做过人力资源管理,现在从事专职心理工作其实企业也是一样,可能会有多次转向,转向之后并不是说之前的那些努力完全没有效果,而是逐步探索适合的方向和优势在哪里,在此过程中,企业家需要不断打磨自己内心,让自己的思想和性格变得更加成熟。

《庄子》里面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叫做“庖丁解牛”。别的厨师用来宰牛的刀可能一个月或者一年就坏了,而庖丁呢,他的刀用了十九年都锋刃如初。他是怎么做到呢?他总结了一个关键,叫做“以无厚入有间”,就是说牛的骨节是有间隙的,刀刃几乎是可以没有厚度的。如果我们的心灵足够灵活,就可以像几乎没有厚度的刀刃一样,游走于这个世界的缝隙之中,找到一条自己的生存之道。

我经常会和企业家们分享 我们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早在疫情之前我们就已经构建了网络咨询业务版块。延伸阅读:跨国咨询,助海内外华人走出企业的心理困境

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社会事件会影响经济的走向。在某些需求和市场下行的时候,另外有一些需求却被打开了,这需要我们用一种灵活的心态观察身边的环境。积极寻找有用的资源。


对于企业而言,有一种很重要的无形资源,就是 企业心理咨询师 。企业家在消沉低落、犹豫不决的时候,可以借助 心理咨询的 赋能对话 分析梳理,帮助和支持企业家走出迷雾,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Complete and Continue  
Discussion

0 comments